未来 设计印刷教材将走向电子书包,这样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教材循环使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对国家而言,每年可节省一大笔开支,可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对老百姓而言,有孩子的家庭每年可节省一笔不算小的开支,还能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与良好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管理难度,同时学生也感到使用教材受到了较严格的限制(不少学校是上课时把教材发给学生,上完课就收走教材),学习起来不是很方便,所以有些学校是副课程教材才循环使用,主课程教材没法循环使用;再次,卫生问题难解决,特别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孩子用以前别的孩子用过的教材,家长颇为担心,如何消毒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中小学生的教材是政府埋单。政府集体采购,是政府行为,甚至是政治任务,政府从减少开支的角度出发自然要把教材的定价压得比较低,这样使得教材的利润空间本身就很小,现在又要循环使用,每年教材的需求总量趋小,出版商就更没有多少钱可赚了,所以出版商积极性不高,暗地里或多或少是消极对待教材循环使用这件“大好事”。今年6月,教育部出台新政策,允许循环使用教材可适当提价,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出版商的积极性。但如何让出版商把教材做得质优价廉,以确保教材能经得住学生“折腾”,能真正循环使用,还有许多细节需要落实。此外,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为教材的循环使用投入额外的资金与精力,之所以说是“额外”,是因为以前教育部门和学校是可以不用考虑这些问题的,比如要添置保管循环教材的图书馆或者仓储间,要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发放、收回、保管教材,各任课老师要教育、引导所带班级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在书本上涂写、乱画,保持书本整洁,等等。不少地方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对这些“额外”的投入与付出感到难以承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