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领先的电脑辅助3D 设计印刷工作站、现代化MRP系统、优秀的供应链管理体系、高资质的创新中心……这不是一家印前公司,而是一家地地道道的印后装订机械制造公司——德国HORAUF-浩友夫公司。一直以来,印前领域被人们认为属于高新产业,而印后作为印刷的后道工序,却被认为是产业链中自动化程度最低的环节。但是今天,随着数字化浪潮的轮番洗礼,这一切在发生变化。
日前,《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到了德国HORAUF在国内的全资子公司浩友夫(上海)机械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祝可峻。作为这家国际闻名的印后行业翘楚在国内的掌门人,祝可峻表示,我国印后领域产品的设备制造和应用水平在快速提高,在国外设备的引进方面,正在由单纯进口逐渐转变为在国内组装,在提高效率、提高自动化、数字化技术应用等方面都进步显著,并展现出多样化、数字化以及人工减量化三大发展趋势。
别以为书刊、文具、包装分属不同的行业,在生产上却有着共同之处。近年,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一机多能”让三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不同产品实现了用相同设备生产。祝可峻解释道,之所以可以实现,一方面源于来自国外机器的技术平台的优越性,另一方面,这种“一机多能”的趋势也是顺应国内市场对跨界生产需求的结果。
这是和国外市场最大的不同之处。由于国外市场细分程度高、分工明确,所以国外设备在被引进后,应当在其原有设备的技术平台上,针对国内市场的情况和国内客户需求对接后开发出适合国内市场需要的配套附加装置。祝可峻一再表示,对于装订和包装企业来说,买一台设备不单单是要求速度快、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要可以实现产品的多样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