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上海印刷公司网报道,在微利的市场环境底下,虽然不少印刷企业都高度重视成本削减,但由于传统会计的局限,无法把订单的成本计算清楚,导致印刷定价没有收回总成本,这是印刷企业不赚钱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在走访过的印刷企业当中,即使年营业额超过10亿的中大型印刷企业,或厂龄超过30年的成熟印刷企业,其财务部在核算总成本方面也是缺乏一套准确方法,所计算的成本,不是漏算了帐外成本,就是扭曲了制造费用的分摊,或根本缺乏收集成本数据的方法。
印刷企业的报价,一般都按工艺和物料要求,用一项一项加上去的方式计算订单成本,在成本的基础上再加点利润把价钱报出去。但其中一项很重要的成本:客户成本,在计算过程中没有包含进去,结果,给客户的报价只包含总成本的一部份,总成本没有完全回收,也由于成本分析不到位,往往应报高价的却报低价,应报低价的却报高价,前者降低利润,后者降低竞争力。
成本分析是战略决策的基础,成本信息错误,会引致战略方向选择错误,后果严重。有些印刷企业对每份订单的料、工、费对都进行核算,以此来控制成本。例如:纸张费(包括损耗)+印刷费(包括版费)+后加工费(包括模费)+包装费(包括运费)+管理费可惜在料、工、费的核算之中,只有料费核算较准,工费较含糊,直接费用较准,间接费用含糊。尽管有控制成本的决心和满腔热情,但由于缺乏适当的方法、流程和知识,成本控制的努力仍付诸东流。曾经有一间初始形势大好的印刷企业,由于主事者缺乏成本分析知识,接下不少高毛利却低盈利的订单,虽然业务火爆,多年来却没什么发展,原地踏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