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从1969年开始实施 画册印刷标准化建设,迄今为止已经颁布了66项有关印刷技术的国际标准。从原稿到制成品的过程中有关印刷和图文技术方面的术语、测试方法和各种规范的标准化活动,其中特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排版、还原制作、印刷过程、印后加工(如装订等)、印刷技术中油墨的适性、承印物的适性和其它所用材料的适性。
第23届国际印刷标准化年会上于永湛理事长说到:’实践证明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的技术成为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标准化工作不但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进步,还能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企业在参与制定标准的同时,标准也在企业内部得到了贯彻、实施。提高了企业在业界的知名度,也为标准提供了很好的宣传。为此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将对提高企业标准化运作方面加大投入,针对行业标准组织专门培训,协会的各个专业委员会可以对印刷分类标准的体系建设提供相应的技术和人才的支持,大力推动各类印刷标准的制定和普及。
印刷行业标准化建设,与国际标准对口已经成了行业大势所趋。鉴于我国的发展现状,在未来三年将出现行业洗牌,中小型的企业将会消失,进而出现一些大型有优势的集团印刷或有特色的印刷企业。所以未来的我国的印刷标准化可以通过三方面建设:
技术方面:标准是产业的秩序也是产业存在的基础,而技术是标准战略的重要前提,一个技术标准体系,往往能够决定一个行业的技术路线,甚至影响一个产业,他所形成的技术思想,不但能够形成成千上万的专利技术,影响相关行业,并且使后来者一直延着这个路子走下去。所以,加强印刷标准化工作,必须从提高印刷行业、技术水平着手。
意识:在未来的标准化建设中需要从改变印刷企业经理人对待标准化的意识形态,使得印刷人意识到印刷标准化并不是给企业带来成本增加,反而回增加企业的利润
人才的培养:鼓励各高等印刷院校在培养印刷人才的初期,进行标准化知识的渗透,支持有条件的院校开设印刷标准化专业,专门培训印刷标准化的人才。协会还将结合印刷行业特点,充分发挥地方行业的作用,加强对技术标准人才的培训,满足新形势下开展标准化工作。
未来中国印刷业要想在全球共同体的形势下,占得先机就需要与国际标准化接轨,我国印刷业的标准化建设需要所有的印刷人都调动起来,积极的参加到建设当中,加速我国印刷标准化进程。
|